逸政
成語(Idiom):逸政
發音(Pronunciation):yì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不理政務,放縱逸樂,不履行職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逸政是由“逸”和“政”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逸意為放縱、縱情享樂,政指政務、國事。逸政形容官員不認真履行職責,而是沉迷于享樂,不關心政務,對國家事務不負責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逸政一詞常用于批評官員不作為、不負責任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政府官員追求私欲,不關心人民的疾苦,只顧自己享樂的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逸政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據記載,戰國時期,秦國的宰相李斯非常放縱享樂,對政務漠不關心。他曾經給秦始皇寫信說:“臣聞君明臣暗,以臣愚意度之,不如使逸而忘歸。”意思是說,君主明智,而臣子卑微,如果讓臣子沉迷于享樂,就會忘記回歸君主。這句話被后來的人們引申為官員不作為、不負責任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逸政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只顧逸政,完全不關心人民的疾苦。
2. 她的逸政行為引起了公眾的強烈批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逸政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官員坐在舒適的座椅上,一邊品味美食,一邊聽著音樂,完全不關心政務。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政治相關的成語,如“貪官污吏”、“腐敗無能”等,以加深對政治問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的班長整天只顧玩游戲,真是逸政。
2. 初中生:那些官員只顧享樂,不關心民生,真是逸政。
3. 高中生:政府官員的逸政行為引起了公眾的強烈不滿。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要時刻警惕自己不要陷入逸政的泥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