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賓來如歸
發音(Pronunciation):bīn lái rú g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客人到訪時感到賓至如歸,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形容待客熱情周到,使客人感到舒適自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賓來如歸是由“賓”、“來”、“如”、“歸”四個字組成。其中,“賓”指客人,“來”指到來,“如”指如同,“歸”指回到。意思是客人到來時,主人對待客人熱情周到,使客人感到賓至如歸,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賓來如歸通常用來形容待客熱情周到,使客人感到舒適自在的場景。可以用于夸獎主人的好客之道,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地方或組織對待來訪者的熱情接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賓來如歸這個成語最早見于《后漢書·班超傳》。當時,班超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杰出的將領和外交家,他在西域出使時,被當地各族人民如同家人一樣熱情接待,感受到了賓至如歸的待遇。后來,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待客熱情周到,使客人感到舒適自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賓來如歸是一個由四個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主人熱情周到,讓客人賓來如歸。
2. 這家酒店的服務真好,住在這里就像賓來如歸一樣。
3. 在這個大家庭里,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賓來如歸的溫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賓來如歸”與“回到家”的感覺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自己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卻被熱情接待,感受到了賓至如歸的待遇,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賓來如歸”相關的成語,如“賓客如云”、“如魚得水”等,加深對待客熱情周到和舒適自在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在校門口迎接我們,讓我們賓來如歸。
2. 初中生:參觀博物館時,工作人員熱情接待,讓我們賓來如歸。
3. 高中生:去朋友家玩,朋友的家人對待我們非常好,讓我們賓來如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