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款
成語(Idiom):附款(fù kuǎn)
發音(Pronunciation):fù ku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附加的款項或附帶的費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附款”指附加的款項或附帶的費用。在商業交易或合同中,附款常常用來指一些額外的費用或條款,需要額外支付或履行。此外,附款也可以指附加的款項,如附加的贈品或獎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附款常常出現在商業合同、房屋租賃合同、購買合同等法律文件中。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額外費用或附加的贈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暫無相關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份合同中有一項附款,需要額外支付。
2. 他們在購買房屋時,忽略了一些附款,導致最后支付了更多的費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將“附款”聯想成“附加的款項”,可以想象在購買商品時,需要額外支付的款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有關商業合同、法律文件等相關知識,以了解更多關于附款的使用場景和注意事項。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買了一本書,里面還有一些附款,送了一張書簽。
2. 初中生(13-15歲):我在網上購物時,發現有些商品的價格中有一些附款,需要額外支付。
3. 高中生(16-18歲):簽訂合同時,一定要仔細查看是否有附款,以免產生額外費用。
4. 大學生(19歲以上):在租房時,要注意合同中的附款條款,避免產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