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子
基本解釋
宋 楊杰 的道號。 宋 陳善 《捫虱新話·佛印徑山滑稽》:“ 楊次公 道號 無為子 。一日,見 金山 佛印 師, 佛印 問其説。 次公 曰:‘某生 無為軍 ,自稱 無為子 。’ 佛印 曰:‘公若生 廬州 ,則自稱 廬子 乎(廬、驢同音)?’ 佛印 滑稽如此。”
成語(Idiom):無為子(wú wéi zǐ)
發音(Pronunciation):wú wéi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采取任何行動或不進行努力,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也可以指無所作為、不思進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為子源自《莊子·逍遙游》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位名叫楊朱的人,他認為人們應該追求無為而治,即通過不做任何事情,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他通過無為的生活方式來表達對社會繁瑣事務的抵制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無為子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某人不思進取、不積極行動的狀態。也可以用來批評某些官員不作為、不負責任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為子的故事起源于莊子的《逍遙游》一篇。莊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他的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為子是一個以“無為”為核心的成語,通過加上“子”字表示人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無所事事,真是個無為子。
2. 這個領導一直不作為,真是個典型的無為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無為子”與不思進取、不積極行動的狀態聯系起來,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人一動不動地坐在那里,什么事情都不做,就是一個無為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莊子的哲學思想感興趣,可以閱讀《莊子》這本書,進一步了解他的思想和對人生的看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弟弟整天無所事事,真是個無為子。
2. 初中生:他考試不努力,成績一直很差,真是個無為子。
3. 高中生:這個學生一直不思進取,不參加任何社團活動,真是個無為子。
4. 大學生:他整天宅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做,簡直就是個無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