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莽
成語(Idiom):梗莽 (gěng mǎng)
發音(Pronunciation):gěng m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勇猛剛毅,意志堅定,不畏艱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梗莽一詞由梗和莽兩個字組成。梗指堅硬、直立的植物莖,莽指高大、粗獷的樣子。梗莽形容人的氣質堅毅剛強,勇往直前,不怕困難和危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英勇無畏,不懼艱險,堅定不移的人。可以用來形容軍事英雄、戰斗將領,也可以用來形容在困境中堅守信念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梗莽一詞最早出自《左傳·僖公十八年》。故事中,齊國國君僖公派遣大夫顓頊去周朝請教禮儀。顓頊在路上遇到了大雨,但他勇往直前,不顧艱險,最終成功完成了任務。后來,人們用梗莽來形容顓頊勇敢無畏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梗莽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困境中展現出了梗莽的勇氣和堅持。
2. 這位將軍率領部隊,梗莽向前,最終取得了勝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梗莽形容為一棵堅硬直立的大樹,象征著人們堅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無畏的精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勇猛剛毅相關的成語,如勇往直前、堅定不移等,可以進一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勇敢地沖上前去,展現出了梗莽的氣概。
2. 初中生:在面對挑戰時,我們要像一棵梗莽的大樹一樣堅定不移。
3. 高中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有梗莽的勇氣和毅力,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