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愧
基本解釋
◎ 無愧 wúkuì
[feel no qualms;be worthy of;have a clear conscience] 沒有什么對不起別人之處
于心無愧
英文翻譯
1.feel no qualms; have a clear conscience; be worthy of
詳細解釋
亦作“ 無媿 ”。1.沒有什么慚愧之處。 南朝 宋 顏之推 《顏氏家訓·涉務》:“人性有長短,豈責具美於六涂哉,但當皆曉指趣,能守一職,便無媿耳。” 唐 韓愈 《潮州刺史謝上表》:“﹝臣之文﹞編之乎《詩》《書》之策而無愧,措之乎天地之間而無虧。” 馮牧 《<郭小川詩選>代序》:“正是這些特征,決定了詩人的藝術道路和藝術風格,而使他可以無愧地置身于我國最優秀的革命詩人的行列之中。”
(2).謂比較起來并不遜色。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班固 《西漢書》,典雅詳整,無媿 馬遷 ,后世有作,莫能及矣。”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一兩之金比之萬鎰,分兩雖懸絶,而其到足色處,可以無愧。”
成語(Idiom):無愧
發音(Pronunciation):wú k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辜負(別人的期望或自己的責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愧是由“無”和“愧”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無表示沒有,愧表示內心的愧疚和羞恥。無愧的意思是指沒有辜負別人的期望或自己的責任,表達了對于自己的行為和品質感到自豪和自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無愧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行為或品質值得贊美和稱贊,表示他沒有辜負別人的期望或自己的責任。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的肯定和贊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記·中庸》中有一句話:“人而無愧于心,無愧于人者,兼愛。”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行為沒有愧疚之心,也沒有讓別人對他感到愧疚的話,那他就能夠兼愛他人。后來,這句話被簡化為“無愧于心,無愧于人”,成為了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愧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無”和“愧”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人正直,做事認真負責,無愧于這個職位。
2. 她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對待學生無微不至,無愧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無愧”與“無辜”進行對比來記憶這個詞語。無愧表示沒有辜負別人的期望或自己的責任,而無辜表示沒有做錯事或沒有受到冤枉。通過對比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和發音,可以更容易記住無愧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無愧相關的成語,如“無愧于天地”、“無愧于心”等。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與道德、責任等主題相關的成語,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幫媽媽做家務,做得很認真,無愧于媽媽的期望。
2. 初中生:我擔任班級的班長,我會盡心盡責,無愧于同學們的信任。
3. 高中生:我參加了志愿者活動,幫助了很多需要幫助的人,無愧于社會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