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鈞
基本解釋
三十斤為一鈞,千鈞即三萬斤。常用來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商君書·錯法》:“ 烏獲 舉千鈞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 宋 楊億 《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紀事二十二韻》:“千鈞寧覺重,七札豈曾妨。”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二章:“這念頭一起,就是千鈞之力也收它不住。”
成語(Idiom):千鈞
發音(Pronunciation):qiān j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重量或力量極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千鈞是一個古代的重量單位,相當于一千斤。這個成語用來形容重量或力量極大,超出一般的能力或承受范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重壓或巨大的困難、壓力、負擔等。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的力量或影響力極大,無法輕易抗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千鈞”最早出現在《淮南子·天文訓》一書中。據傳,戰國時期,越國的國君勾踐曾經遭受了吳國的侵略,被迫隱居于深山中。后來,勾踐得到了千里鏡的發明,通過觀察太陽和星辰的位置,預測到了吳國將會發生內亂。于是,他秘密派人給吳國的國君夫差送去了一塊巨石,上面刻著“千鈞”兩個字。夫差看到這塊巨石后,非常驚訝,認為這是上天的預兆,吳國即將發生大禍。最終,吳國果然發生了內亂,勾踐得以趁機恢復國家,重奪失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難度非常大,可以說是千鈞之重。
2. 面對千鈞之境,他毫不退縮,勇往直前。
3. 他的影響力如此之大,簡直是千鈞之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千鈞”與巨大的力量或重量相關的形象,例如一塊巨石或一個非常沉重的物體,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力量或重量相關的成語,如“力大無窮”、“萬鈞之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這個箱子太重了,像是千鈞之重。
初中生:他的學習壓力非常大,簡直像是千鈞之重。
高中生:面對千鈞之境,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夢想。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難度真是千鈞之重,我們需要盡全力完成。
成年人:她的影響力如此之大,簡直是千鈞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