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棄本求末
發(fā)音(Pronunciation):qì běn qiú m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舍棄根本的東西,只顧追求表面的利益或短期的目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棄本求末是一個貶義詞語,形容人們?yōu)榱俗非笠粫r的利益而放棄了根本的東西。這種行為通常是短視和不明智的,因為短期的利益往往不能長久持續(xù),而根本的東西才是真正有價值和持久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來批評那些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發(fā)展的人。可以用在工作、學習、人際關(guān)系等方面,形容那些只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顧后果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有一個人在河邊捕魚,他用了很多精心設(shè)計的方法,但最終只捕到了一條小魚。于是他把所有的魚網(wǎng)都扔進了河里,希望能抓到更多的魚。然而,由于他沒有了魚網(wǎng),最終他一條魚都沒有捕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為了追求一時的利益而放棄了根本的東西,最終可能會一無所獲。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棄本求末由兩個意思相對的部分組成。棄本表示放棄根本的東西,求末表示追求表面的利益或短期的目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不顧質(zhì)量問題,棄本求末。
2. 這個公司只顧眼前的利益,沒有長遠規(guī)劃,完全是棄本求末。
3. 我們不能為了一時的快樂而放棄了長期的幸福,那樣只是棄本求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棄本比喻為樹的根,將求末比喻為樹的葉子,形象地表示放棄根本而只追求表面的利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等,加深對于這種短視行為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為了吃一塊糖果,把自己喜歡的玩具送給了別人,真是棄本求末。
2. 初中生:為了追求短暫的榮譽,他放棄了學習,現(xiàn)在后悔莫及,真是棄本求末。
3. 高中生:他為了追求高分,放棄了興趣愛好和社交生活,現(xiàn)在感到空虛和孤獨,真是棄本求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