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逸以待勞
發音(Pronunciation):yì yǐ dài l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休息之后,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表達了勞逸結合的重要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逸以待勞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逸”、“以”、“待”、“勞”組成。逸指休息,以表示在某種狀態下;待表示等待,勞表示工作。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在適當的休息之后,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逸以待勞常常用于勸勉他人要合理安排休息時間,避免過度勞累,以提高工作效率。它也可以用于表達自己的工作態度,強調勞逸結合的重要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逸以待勞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其中孫子吳起曾經說過:“逸則不勞,勞則不逸。”這句話后來被人們引申為成語“逸以待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逸以待勞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其中“逸”、“以”、“待”、“勞”都是漢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都會安排一段時間進行休息,以逸以待勞。
2. 老師經常告訴學生們要合理安排學習和休息時間,以逸以待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逸以待勞”與合理安排休息時間和工作效率提高聯系起來記憶。可以想象自己在適當的休息之后,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有關勞逸結合的理論和方法,如時間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等方面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放學后先休息一會兒,再做作業,就是要逸以待勞。
2. 初中生:考試前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以逸以待勞,才能有好的發揮。
3. 高中生: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我每天都會合理安排休息時間,以逸以待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