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
基本解釋
(1).春分和秋分?!蹲髠鳌ふ压荒辍罚骸岸?、二分,日有食之,不為災。” 杜預 注:“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文選·左思<魏都賦>》:“闡鉤繩之筌緒,承二分之正要。” 李善 注:“二分,春、秋之中者也?!薄对贰な雷婕o三》:“敕二分、二至及圣誕節日,祭星于司天臺。”
(2).分而為二。 晉 郭璞 《江賦》:“源二分於 崌 崍 ,流九派乎 潯陽 。”
(3).猶言兩份。 唐 徐凝 《憶揚州》詩:“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 揚州 ?!?宋 蘇軾 《水龍吟·楊花詞》:“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br>(4).十分之二,二成。 宋 蘇軾 《擬進士對御試策》:“今青苗有二分之息,而不謂之放債取利,可乎?”《元史·成宗紀四》:“ 江 南佃戶私租太重,以十分為率減二分,永為定例。”
英文翻譯
1.dichotomia; dichotomy; {天} (春分, 秋分) equinoctial
成語(Idiom):二分(èr fēn)
發音(Pronunciation):ér f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將整體劃分為兩部分,分成兩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二分是一個數學概念,意味著將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兩個相等的部分。在成語中,二分常用來形容將一個整體或問題分割成兩個相等或相似的部分,以便更好地處理或解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將問題、任務、資源等分為兩個相等或相似的部分,以便更好地處理或解決。也可用于形容對立、矛盾或分歧的雙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二分”最早出現在《論語·述而》篇中,原文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其中的“人不知而不慍”一句,被解釋為“不計較別人是否了解自己,不生氣”,即將自己的心情分成兩半,不讓外界的因素影響內心的平靜。后來,“二分”逐漸演變為形容將整體分割為兩個相等或相似部分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二分屬于動詞短語,由“二”和“分”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善于將復雜的問題二分,分而治之。
2. 這個項目的預算需要二分,一半用于研發,一半用于市場推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二分”的發音與“而分”相連,聯想到將整體分成兩半的意思。另外,可以將“二分”與數學中的二分法聯系起來,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二分”相關的成語,如“一分為二”、“分庭抗禮”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把蛋糕二分,一半給弟弟,一半給妹妹。
2. 初中生(14歲):老師讓我們將這個問題二分,分別找出兩個解決方法。
3. 高中生(17歲):歷史學家常常將歷史事件二分為政治原因和經濟原因來研究。
4. 大學生(21歲):在心理學中,人的性格常被二分為內向和外向兩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