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惰
成語(Idiom):敖惰
發音(Pronunciation):áo d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懶散、懶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敖惰是由“敖”和“惰”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敖,本義為舒展、奔放;惰,本義為懶惰、不活躍。敖惰合在一起,形容人懶散、懶惰,不勤奮、不積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敖惰一詞常用于貶義,用來形容某人不勤奮、不努力,缺乏進取心和積極性的狀態。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學習態度、生活態度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敖惰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左傳》。故事中,晉國有個叫敖叔的大臣,他因為懶散、懶惰而被人們所嫌棄。他不思進取,貪圖安逸,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和被貶謫的結局。因此,敖惰成為了形容懶惰、不勤奮的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敖惰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無所事事,真是個敖惰之人。
2. 只有勤奮努力,才能擺脫敖惰的狀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敖惰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敖敖地走路,懶洋洋地,一點也不積極,就是敖惰的表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對敖惰的理解,如“敖世輕物”、“敖暴之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不喜歡做作業,總是敖敖惰惰的。
初中生:他整天玩游戲,一點也不上進,真是敖惰之人。
高中生:如果你想取得好成績,就不能敖惰,要努力學習。
大學生:大學生活充滿了誘惑,但我們不能陷入敖惰的狀態,要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