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構
成語(Idiom):傅構
發音(Pronunciation):fù g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傅構指的是修整、整理、梳理。形容整齊有序,精心安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傅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傅”是動詞,意為修整、整理;“構”是名詞,指的是建筑物的結構。傅構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通過修整、整理,使事物變得有條理、有組織,像建筑物的結構一樣穩定和優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傅構一詞通常用于形容人們整理物品、安排活動或組織事務時的有條理和謹慎。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思維、行為或工作方式的有序和規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傅構來形容一個人整理書桌、安排行程、組織會議或規劃項目等方面的能力和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傅構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他提到了傅構這個詞語來形容一個人修整事物、整理思維的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傅構逐漸成為一個常用的成語,用來形容整理、安排事物的有序和謹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傅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傅”是動詞,意為修整、整理;“構”是名詞,指的是建筑物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傅構思路,把復雜的問題分解成簡單的步驟。
2. 她把雜亂的書架傅構得井井有條。
3. 這個項目經理非常擅長傅構項目,使得工作高效有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傅構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技巧:
1. 關聯圖像:想象一個人在修整、整理一座建筑物的結構,使其變得整齊有序。
2. 關聯故事:編寫一個有關整理書桌、安排行程或組織會議的故事,其中主人公使用傅構的能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傅構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哲學家孟子的思想,以及其他與整理、安排相關的成語,如“整頓旗鼓”、“有條不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老師教我們要傅構自己的課桌,把書本和文具放整齊。
2. 初中生(13-15歲):為了備考,我每天晚上都會傅構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
3. 高中生(16-18歲):作為班長,我負責傅構學生會的活動,確保一切有條不紊。
4. 大學生(19-22歲):在準備畢業論文時,我需要傅構研究材料,整理出清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