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救
基本解釋
(1).沒有救兵。《漢書·李陵傳》:“上悔 陵 無救……乃遣使勞賜 陵 餘軍得脫者。”《后漢書·王霸傳》:“今閉營固守,示不相援,賊必乘勝輕進;捕虜無救,其戰自倍。”
(2).不加補救。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莊王》:“時難而治簡,行枉而無救,是其所以窮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塞難》:“而無救於不解,果當從連環之義乎!”
(3).無所救助。《列子·仲尼》:“吾始知詩書禮樂,無救於治亂,而未知所以革之之方,此樂天知命者之所憂。”
成語(Idiom):無救
發音(Pronunciation):wú ji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希望或無法挽救的境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救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局勢或個人處境無法挽回或沒有希望的情況。這個成語強調了一種無法逆轉的絕望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無救常常用于描述一種無法挽回的局勢或個人處境。例如,當一個人陷入絕境,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他的處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救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楊修傳》中。故事中,楊修是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學家。有一天,他被授予了一個重要的任務,但他卻因為一些原因無法完成,最終導致了一場重大的失敗。在這個故事中,無救這個成語就是形容楊修陷入無法挽回的絕望境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救由兩個漢字組成,無表示沒有,救表示挽救。這個成語的結構簡單明了,容易理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已經破產了,我們已經無救了。
2. 在那場車禍中,他的傷勢非常嚴重,醫生說他已經無救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無救”與無法挽救的情況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下自己陷入了一個無法挽回的絕望境地,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無救相關的成語,如無可救藥、無可救贖等。這些成語都可以用來形容無法挽回或沒有希望的情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作業丟了,我覺得我無救了。
2. 初中生(13-15歲):我遲到了一小時,老師對我說我已經無救了。
3. 高中生(16-18歲):我考試沒及格,我覺得我已經無救了。
4. 大學生(19-22歲):我錯過了面試機會,我感到自己已經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