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
基本解釋
◎ 永樂大典 Yǒnglè Dàdiǎn
[ Yongle Canon ] 中國大型類書。成于明永樂六年(1408),姚廣孝、解縉等修撰。全書22937卷,約3.7億字。采錄宋元以前古籍七、八千種,按韻目分列單字,依單字輯入各項內容。元以前佚文秘籍多賴以保存。永樂大典正本毀于明亡之時,副本毀于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現遺存約800卷
英文翻譯
1.The Yongle Canon
成語(Idiom):永樂大典(yǒng lè dà diǎn)
發音(Pronunciation):yǒng lè dà d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內容廣泛、詳盡無遺的書籍或資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永樂大典是明代官修的一部巨大的文獻編纂工程,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內容最廣的一部類書。它由明成祖朱棣下令編纂,耗時22年,歷時1407年至1408年間,成書于永樂十五年(1417年)。永樂大典共編纂成集45部,涵蓋了文學、歷史、醫學、藝術、農學、地理等各個領域的知識,共計22737卷。它的編纂過程嚴謹細致,內容翔實全面,被譽為中國古代文化的寶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或某個事物的知識淵博、豐富全面。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書籍或資料的內容廣泛、詳盡無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永樂大典是明成祖朱棣下令編纂的,他對于知識的渴求和追求使得他下定決心要編纂一部內容廣泛、詳盡無遺的巨著。為了完成這個宏偉的工程,他動員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耗費了22年的時間才最終完成。永樂大典的編纂過程可謂是一段艱苦而辛苦的歷程,但最終成為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永樂大典”三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知識廣博,就像一部永樂大典。
2.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簡直是一部永樂大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永樂大典”與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結。同時,可以將其與明成祖朱棣下令編纂的歷程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明成祖朱棣的歷史背景和他對于知識的追求。深入研究永樂大典的編纂過程和其中涉及的各個領域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想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就像永樂大典一樣。
2. 初中生:這本百科全書的內容非常豐富,簡直像一部永樂大典。
3. 高中生:他的學識廣博,就像一部永樂大典一樣,無所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