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問
成語(Idiom):旨問
發音(Pronunciation):zhǐ w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明問題的核心或關鍵點,切中要害的詢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旨問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旨意指的是意圖、目的,問則表示詢問、質問。旨問的含義是指明問題的核心或關鍵點,切中要害的詢問。起初,旨問是用來形容政府官員詢問百姓苦難的情況,以便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后來,這個成語也開始被用于形容任何人在詢問問題時能夠直擊問題的核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旨問常常用于描述人們在詢問問題時能夠直指要害的情況。它可以用于各種場景,比如工作中的詢問、考試中的問題、辯論中的質詢等等。旨問的特點是能夠幫助人們快速找到問題的關鍵點,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或者取得預期的效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旨問的具體故事起源暫無明確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旨問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以旨問的方式,迅速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
2. 在面試中,面試官的旨問讓他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3. 學生們紛紛舉手旨問老師關于課堂內容的疑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成語旨問:
1. 將旨問分解為兩個詞,旨和問。旨可以理解為“目的、意圖”,問可以理解為“詢問、質問”。通過理解這兩個詞的含義,可以更好地理解旨問的意思。
2. 將旨問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工作或學習中需要提問時,如何使用旨問來直擊問題的關鍵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旨問感興趣,可以繼續了解與之相關的成語,如“旨在”、“旨在解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我旨問為什么太陽會升起和落下?
2. 初中生(13-15歲):面對疫情,我們應該旨問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和他人。
3. 高中生(16-18歲):在辯論賽中,選手們互相旨問對方的觀點,以爭取更多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