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路
基本解釋
(1).亦作“ 木輅 ”。指古代帝王所乘的一種車,只涂漆而不覆以革,亦無金、玉、象牙之飾。《周禮·春官·巾車》:“木路,前樊鵠纓。” 鄭玄 注:“木路,不鞔以革,漆之而已。”《晉書·禮志上》:“於是乘輿御木輅以耕,以太牢祀 先農 。”《隋書·禮儀志五》:“皇帝之輅,十有二等……十二曰木輅,以田獵,行鄉畿。”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車駕宿大慶殿》:“儀仗車輅,謂信幡、龍旗、相風鳥、指南車、木輅、象輅、革輅、金輅、玉輅之類。自有《三禮圖》可見,更不縷縷。”
(2).晚 清 初辦鐵路時建議試制的木軌路。 清 陳虬 《腹地應制木路議》:“鐵路之費誠鉅矣,無已則請先以木路,攷木路之始,有 新金山 之人 馬斯孟 於其地初開鐵路之時,勸用木路,以引火輪車。” 鄭觀應 《盛世危言·郵政下》:“當擇要途,創設木路。木路之法簡而易行,所置木式,如大方木梁。”
成語(Idiom):木路
發音(Pronunciation):mù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走的路途艱難、困難重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路是由“木”和“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木路的本義是指由木材鋪設而成的路,因為木材堅硬、不平整,所以行走起來非常困難。引申為比喻事情進行得非常困難,遇到了很多阻礙和困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木路常用于形容人們在事業、學業或生活中遇到困難和阻礙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奮斗歷程或者某個項目的艱難過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木路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但這個成語的含義是從實際生活中衍生出來的。在古代,道路建設不像現在那樣方便,有些山區或者偏遠地區的道路是由木頭鋪設的,因此行走起來非常艱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木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創業的路上遇到了很多的木路,但他始終堅持不懈地努力著。
2. 這個項目的開展過程充滿了木路,但我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3. 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各種木路,但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取得好成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木路這個成語。想象自己走在一條由木頭鋪設而成的路上,路面不平整,走起來非常困難,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木路相關的成語,比如“木已成舟”、“木本水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學習的路上遇到了很多木路,但是我不會放棄,我要努力學習。
2. 初中生:高中的學習對我來說是一條木路,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努力,我一定能夠走過去。
3. 高中生:大學入學考試是一條木路,但是只要我努力復習,我一定能夠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找工作是一條木路,但是只要我不斷提升自己,我相信我能夠找到滿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