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樣
基本解釋
借指女子的小腳。 清 褚人穫 《堅瓠補集·謝禁纏足表》:“逐伴游春,誰印香塵之淺?連街踏月,欣傳弓樣之寬。”參見“ 弓纖 ”。
成語(Idiom):弓樣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y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東西彎曲如弓的樣子,也用來形容人的腰身柔軟有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弓樣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東西或人柔軟而有力的樣子。弓是一種彎曲的器械,具有彈性和力量,因此,形容物體或人的弓樣,意味著他們具有柔韌和堅韌的特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物體的形狀和人的體態。當形容物體時,可以用來描述彎曲的道路、弓形的橋梁、彎曲的河流等。當形容人時,可以形容柔軟而有力的腰身、舞者優美的身姿、武術家的靈活身手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齊國有位名叫孟嘗君的賢臣,他的腰身柔軟有力,就像一根彎曲的弓。他經常用弓箭來比喻自己,形容自己的柔軟和堅韌。后來,人們就用“弓樣”來形容柔軟而有力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身材弓樣,靈活而有力。
2. 這條道路蜿蜒曲折,弓樣的形狀讓人印象深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弓樣”與形狀和體態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彎曲的弓,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形狀和體態相關的成語,如“彎腰曲背”、“駝背弓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身體像弓樣一樣柔軟而有力,跳舞時非常優美。
2. 初中生(13-15歲):這條小路彎彎曲曲的,就像一條弓樣的道路。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體態弓樣,展示出他優秀的舞蹈技巧。
4. 大學生(19-22歲):她的舞姿優美而有力,身體弓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