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信
基本解釋
表示真實可靠。 明 徐官 《古今印史·印章用成語》:“印章以名以字,所以示信也。” 清 周玉麟 《<古今印史>跋》:“古今用印以示信也。無此則真偽莫辨。”
成語(Idiom):示信
發音(Pronunciation):shì x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以行動或實際行為傳達真實的信息或意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示信是由“示”和“信”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示意行動,通過行動或實際行為來傳達真實的信息或意圖。示信強調的是以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意圖,而不是單純的言辭或承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示信常用于描述一個人通過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意圖或態度,而不是僅僅依靠口頭上的承諾。這個成語常用于表達一個人的行動勝過言辭,讓人們相信他的真誠和誠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示信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一書中。故事講述了莊子與他的弟子龐樸一起游覽公園時,看到了一個人在樹上掛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示信”。龐樸問莊子這是什么意思,莊子回答說:“這是一個人用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意圖,而不是僅僅說說而已。”從此,示信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示信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示”表示通過行動或實際行為來傳達信息,名詞“信”表示真實的意圖或信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僅說了很多好聽的話,還通過實際行動示信,讓我相信他的誠意。
2. 在工作中,示信比空洞的承諾更能贏得信任和尊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你可以將示信想象成一個人站在高處,手中舉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示信”。這個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示信的基本含義,即通過實際行動來傳達真實的信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示義、示好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給同學寫了一封信,示信我對他的友好和支持。
2. 初中生:為了向老師表達我的誠意,我主動幫助同學打掃了教室,示信我的努力和決心。
3. 高中生:我參加了社區志愿者活動,示信我對社會責任的擔當和積極參與。
4. 大學生:我通過實習和志愿工作,示信我對專業知識的熱愛和追求。
5. 成年人:我選擇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示信我對自己身體健康的重視和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