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哭
基本解釋
謂回家奔喪。《禮記·曾子問》:“﹝ 曾子 ﹞曰:‘君既啟,而臣有父母之喪則如之何?’ 孔子 曰:‘歸哭而反送君。’” 鄭玄 注:“言送君,則既葬而歸也。歸哭者,服君服而歸,不敢私服也。” 孔穎達 疏:“謂歸哭父母猶服君服,不私服也。”《呂氏春秋·知接》:“ 衛公子 啟方 事寡人十五年矣,其父死而不敢歸哭。”
成語(Idiom):歸哭
發音(Pronunciation):guī k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回家后哭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歸哭是指一個人回到自己的家鄉或故鄉后,因思鄉之情而哭泣。這個成語主要強調了人們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和對離別的痛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離別后重逢的情景,或者用于表達對故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歸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邶風·青青子衿》中,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在這首詩中,詩人表達了對自己的故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離別時的悲傷和痛苦。歸哭成語的使用也來源于這首詩,成為了表達思鄉之情的常用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歸哭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歸”和“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回到故鄉后,忍不住歸哭了起來。
2. 每到春節,我都會歸哭一場,思念家鄉的親人和朋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回家”和“哭泣”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記憶。例如,想象一個人回到家鄉后,因思念之情而哭泣的情景,將這個形象牢記在心,有助于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歸哭相關的成語,如“淚流滿面”、“淚如雨下”等,以擴展對表達情感和思鄉之情的詞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暑假回到家鄉,見到了很多親戚,有些想家的感覺,不禁歸哭了起來。
2. 初中生:我長時間離開了家鄉,每次回去都會歸哭一場,因為我真的很想念那里的一切。
3. 高中生:畢業后,我回到了故鄉,看到了熟悉的風景和親人,內心充滿了感慨和思念,不由得歸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