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痌瘝在抱 (tóng guān zài bào)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guān zài b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病重而無藥可醫,無可奈何的境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痌瘝,在古漢語中表示病重且無法醫治。在抱,表示無可奈何地承受。痌瘝在抱意味著處于病重無藥可醫的困境中,無法改變或擺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無法挽回的狀況,如無法挽救的困境、無法解決的問題、無法改變的局面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痌瘝在抱”出自《史記·平津侯列傳》。故事中,列子的母親患有重病,列子去請醫治,醫生卻告訴他母親的病無法醫治。列子回家后,母親對他說:“痌瘝在抱,無可奈何。”這個故事成為了“痌瘝在抱”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痌瘝+在+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病情已經非常嚴重,醫生說是痌瘝在抱,無法挽回。
2. 這個項目遇到了巨大的困難,我們現在真是痌瘝在抱。
3. 面對痌瘝在抱的情況,我們只能盡力而為,無法改變現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痌瘝在抱”拆分為“痌瘝”和“在抱”,并與其含義聯系起來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身患重病(痌瘝),無法擺脫,只能無奈地承受(在抱)的情景,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表示無法挽回或無可奈何的成語,如“束手無策”、“無可奈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病情非常嚴重,已經痌瘝在抱了,我們應該祈禱他能早日康復。
2. 初中生:面對考試失敗的結果,我感到痌瘝在抱,但我會繼續努力。
3. 高中生:這個社會問題已經嚴重到了痌瘝在抱的地步,我們應該共同努力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