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綹
基本解釋
(1).表數量。用于線、麻、發、須等。 唐 王渙 《惆悵詩》之八:“青絲一綹墮云鬟,金剪刀鳴不忍看。”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一折:“腰纏著一綹兒麻。”
(2).表數量。用于綹狀的景物。 清 黃景仁 《將游西山道中寫望》詩:“除卻天邊塵一綹,江南風景亦依稀。”
成語(Idiom):一綹
發音(Pronunciation):yī l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一綹是指一縷、一束。形容非常少量的東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綹原本是指頭發的一縷,后來泛指其他物體的一小部分。這個成語強調了數量非常少,可以用來形容某種事物非常稀少或者非常微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綹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種資源或者某種事物非常稀少,數量非常有限。可以用在各種語境中,比如形容珍貴的財富、稀有的機會、極少的時間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一綹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種文化習俗。在古代,人們認為頭發是身體的一部分,具有特殊的意義。按照古代的習俗,在某些重要的場合,人們會把自己的一綹頭發剪下來,作為一種祭祀或者儀式的象征。這個習俗后來就演變成了一種成語,用來形容非常稀少的東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一綹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有一綹頭發了,真是非常稀少。
2. 這個珍稀植物每年只開一朵花,真是一綹難求。
3. 他的時間非常有限,每天只有一綹時間可以用于娛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頭發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記憶。比如,想象一個人只剩下一綹頭發,表示他非常稀少、非常稀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稀少、有限資源相關的成語,比如一針一線、一粒沙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貓咪只剩下一綹毛了,真是太少了。
2. 初中生:這個寶貝書籍非常稀少,每個人只能借閱一綹時間。
3. 高中生:這個城市的綠地很少,只有一綹綠色的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