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夾帳
基本解釋
謂經手人從中索取好處費。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微詞·打甲帳》:“凡交易事,居間者索私贈,名為‘打夾帳’。”《醒世姻緣傳》第一回:“又著人往來説合,媒人打夾帳,家人落背弓,陪堂講謝禮,那羊毛出在羊身上,做了八百銀子,將 珍哥 娶到家內。”
成語(Idiom):打夾帳
發音(Pronunciation):dǎ jiá z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欺騙、偷竊等不正當手段獲取財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打夾帳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其中的“夾帳”指的是兩層帳篷,通過背叛、欺騙或偷竊等手段,從中間夾縫中偷取財物。這個成語多用來形容以不正當的方式獲取利益,違背道義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打夾帳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各種不誠實、不道德的行為,比如欺騙、偷竊、背叛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擇手段謀取私利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打夾帳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戰爭時期。據說,在一次戰爭中,有一支軍隊為了獲取敵軍的財物,采取了欺騙的手段。他們在夜晚偷偷地潛入敵軍營地,將敵軍的財物藏在兩層帳篷的夾縫中,然后再逃離。敵軍第二天發現財物失蹤后,才意識到自己被欺騙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用打夾帳的手段獲取利益,讓人十分厭惡。
2. 這個公司的財務部門發現有人打夾帳,立即報警處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在兩個帳篷之間夾縫中偷竊財物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和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比如打家劫舍、行騙欺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弊行為就像是在考試中打夾帳。
2. 初中生:那個學生利用網絡漏洞打夾帳,竊取了其他人的賬號密碼。
3. 高中生:這個政府官員被發現打夾帳,從公共項目中非法獲利。
4. 大學生:在商業競爭中,有些企業會采取打夾帳的手段排除競爭對手。
5. 成年人:我們不能容忍任何人以打夾帳的方式獲取利益,這種行為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