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余
基本解釋
◎ 無余 wúyú
[completely] 沒有剩下的
一覽無余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Nothing is left.
詳細解釋
(1).沒有剩余、殘留。《詩·秦風·權輿》:“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餘。” 漢 班固 《西都賦》:“草木無餘,禽獸殄夷。” 許地山 《綴網勞蛛·換巢鸞鳳》:“ 和鸞 和 祖鳳 雖有主仆底名分,然而在他們底心識里,這種階級底成見早已消滅無馀。”
(2).指沒有余留之物。 三國 魏 曹植 《贈丁翼》詩:“肴來不虛歸,觴至反無餘。” 唐 溫庭筠 《登盧氏臺》詩:“臺高秋盡出,林斷野無餘。”
(3).指沒有多余資財。 宋 秦觀 《題彭景山傳神》:“﹝ 景山 ﹞年四十不幸喪明,家居無餘,而目不可治。”
(4).佛教語。謂“生死”的因果泯滅,不再受生于三界。 唐 王維 《大唐故大德凈覺禪師碑銘》序:“忽謂眾人,有疑皆問,我于是夜,當入無餘。”
成語(Idiom):無余
發音(Pronunciation):wú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剩余、沒有余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余是一個用來形容沒有剩余或沒有余地的詞語。它表示某種情況或狀態已經達到極限,沒有多余的空間或時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無余常用于形容某種資源已經耗盡、某種情感已經達到極限、某種行動已經無法繼續等情況。它可以用來描述各種不同的場景,如努力工作后一無所獲、病重之后無力再行動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余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人間世》一篇中。莊子講述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在山上捉鳥,他用盡了所有的方法和技巧,但是最終沒有捉到一只鳥。這時,他感慨地說:“我已經盡力了,卻一無所獲,真是無余了。”從此,人們就用“無余”來形容一種沒有余地、沒有剩余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余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無”表示沒有,第二個字“余”表示剩余。這個成語的結構簡單明了,易于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盡了所有的力氣,但最終一無所獲,真是無余了。
2. 考試前,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復習上,一無余地全力以赴。
3. 這個項目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已經一無余地耗盡了資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無余”與“沒有剩余”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容器,里面裝滿了東西,沒有剩余的空間,即為無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無余”意義相近的成語來擴展詞匯量,如“無窮無盡”、“無所不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吃了很多蛋糕,一無余地吃光了。
2. 小學生:我玩了一整天,玩具都玩得一無余地散落在地上。
3. 初中生:他為了考試,每天都學習到很晚,一無余地全力以赴。
4. 高中生:他為了追求夢想,放棄了很多休息時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無余地奮斗著。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無余”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