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
基本解釋
◎ 大戲 dàxì
(1) [full-scale Chinese opera]∶情節復雜、角色齊全的大型戲曲
(2) [Beijing opera]〈方〉∶專指京劇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大型的戲曲) full-scale drama
詳細解釋
(1).大型的戲曲。戲的角色行當齊全,情節復雜。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 天寧寺 本官商士民祝釐之地,殿上敬設經壇,殿前蓋松棚為戲臺,演仙佛麟鳳太平擊壤之劇,謂之大戲。” 清 趙翼 《簷曝雜記·大戲》:“中秋前二日為萬壽圣節,是以月之六日即演大戲,至十五日止。”
(2).方言。指京劇。 瞿秋白 《論大眾文藝》:“他們所‘享受’的是:連環圖畫、最低級的故事演義小說(《七俠五義》、《說唐》、《征東傳》、《岳傳》等),時事小調唱本,以至于《火燒紅蓮寺》等類的大戲。”
(3). 紹興 的地方戲之一。包括高調班(文班)及亂彈班(武班)。 魯迅 《朝花夕拾·無常》:“但看普通的戲也不行,必須看‘大戲’或者‘目連戲’。”
成語(Idiom):大戲(dà xì)
發音(Pronunciation):dà x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精彩紛呈、引人入勝的戲劇或重大事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戲一詞源自于中國傳統戲曲,原指規模宏大、制作精良的戲劇演出。后來,這個詞的意義擴展到了其他領域,用來形容重大事件或引人注目的事情。大戲通常具有高潮迭起、情節曲折、吸引人的特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戲經常用于形容引人入勝的事件、重大的競賽、精彩的表演或引人注目的活動。可以用來形容體育賽事、政治事件、娛樂節目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戲這個成語起源于中國古代戲曲文化。中國戲曲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表演形式獨特,劇情曲折多變,吸引了無數觀眾。大戲一詞最初用來形容戲曲演出的規模和制作水平,后來逐漸引申為形容其他領域的重要事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戲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固定的詞序。通常用在主語+謂語的句子結構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比賽真是一場大戲,引來了無數觀眾的關注。
2. 那個政治事件被媒體稱為一出大戲,吸引了全國的目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精彩的戲劇演出場景,人們簇擁在一起觀看,情節引人入勝,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意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戲曲文化,可以學習中國四大戲曲劇種(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的特點和發展歷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今天老師給我們表演了一出大戲,好好笑啊!
2. 小學生:我參加了學校的籃球比賽,那場比賽真是一出大戲,觀眾都為我們加油呢!
3. 初中生:我剛看完一部電影,劇情非常精彩,可以說是一出大戲。
4. 高中生:這個政治事件被媒體稱為一出大戲,引發了很多爭議和關注。
5. 大學生:我參加了學校的話劇演出,那場演出真是一出大戲,觀眾反應很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