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拉
基本解釋
方言。駁斥;搶白。《醒世姻緣傳》第八五回:“﹝ 狄希陳 ﹞對著 童奶奶 眾人説道:‘這大舅真是韶道,僱個主文代筆的人,就許他這們些銀子……’ 童奶奶 道:‘你呀,我同著你大舅不好白拉你的。我雖不是甚么官宦人家的婦女,我心里一象明白的。’”
成語(Idiom):白拉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l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白費力氣、徒勞無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拉是由動詞“白”和動詞“拉”組成的成語,表示做某事沒有結果,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它強調了努力付出卻沒有任何回報的無奈和失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白拉來形容一些徒勞無功的行為,例如努力工作卻沒有得到認可,或者努力學習卻沒有取得好成績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警世通言》中,其中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為了抓住一只“白兔子”而白費了很大力氣。這個故事后來被人們廣泛使用,并衍生出了成語“白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打破紀錄,每天早起訓練,但最終白拉了,一無所獲。
2. 她花了很多時間準備演講,卻因為緊張而一言不發,白拉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白拉”與白色的繩子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人費力地拉著一根白色的繩子,但最終什么也沒有得到,白費了力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白拉”相關的成語,如“白費心機”、“白忙一場”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成語的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為了找到遺失的作業本,翻遍了整個教室,但最后還是白拉了。
2. 初中生(13-15歲):他為了贏得比賽,每天都在訓練,但最終還是白拉了,沒有得到冠軍。
3. 高中生(16-18歲):我為了考試而熬夜復習,但最后發現考試內容與我預期的完全不同,白拉了一晚上。
4. 大學生(19-22歲):他為了找到一份滿意的實習工作,投了很多簡歷,但最后還是白拉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