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暇
基本解釋
謂沒有時間顧及。 漢 張衡 《東京賦》:“因 秦 宮室,據其府庫,作 洛 之制,我則未暇。” 漢 劉楨 《雜詩》:“馳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 鏡機子 曰:﹞‘此肴饌之妙也,子能從我而食之乎?’ 玄微子 曰:‘予甘藜藿,未暇此食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曾名品之未暇,何事理之能閑哉!”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如右所言,大抵關於種類,而於情偽得失,未暇論也。”
成語(Idiom):未暇(wèi xiá)
發音(Pronunciation):wèi xi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時間,無法顧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未暇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某人沒有時間或無法顧及其他事情。它表示一個人忙于做某事,沒有時間處理其他事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未暇常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忙于工作、學習或其他事情,以至于無法顧及其他事務。它可以用來表達一個人工作繁忙、時間緊張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未暇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準書》中。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的大臣孟嘗君在國君的命令下前往魏國。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友人,友人邀請他一起喝酒。孟嘗君回答說:“吾未暇也。”意思是他沒有時間,無法顧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未暇由兩個漢字組成,未表示沒有,暇表示時間。兩個字形成了一個形容詞短語,表示沒有時間。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最近工作非常忙,未暇顧及家庭。
2. 由于工作繁忙,她未暇參加朋友的生日派對。
3. 考試前的幾天,我都未暇去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未暇”與“沒有時間”或“無法顧及”等詞語進行聯系來幫助記憶。可以想象自己非常忙碌,沒有時間去做其他事情的情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時間和忙碌相關的成語,例如“時不我待”、“忙里偷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要寫作業,所以未暇去玩游戲。
2. 初中生:我最近準備參加比賽,所以未暇顧及其他課外活動。
3. 高中生:我要準備高考,所以未暇去參加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