黷誓
成語(Idiom):黷誓(dú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dú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激烈,發誓要做出某種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黷誓是由“黷”和“誓”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黷,本義為染料,引申為涂抹、涂抹上去,表示某種行動;誓,意為發誓,表示鄭重地許下誓言。黷誓形容言辭激烈,發誓要做出某種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黷誓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激動或憤怒之下,發出極為激烈的言辭并發誓要采取行動。可以用于描述一些重大決定、決心或堅定的承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黷誓的故事起源于《后漢書·班超傳》。班超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將領,他在對抗匈奴的戰斗中表現英勇,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有一次,班超和匈奴使者進行談判,匈奴使者侮辱班超,班超憤怒地發誓要報仇。他說:“黷武而誓,誓必斬匈奴。”意思是他發誓要用武力消滅匈奴。從此,黷誓成為了一個形容言辭激烈、發誓要采取行動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黷誓屬于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黷”和動賓短語“誓”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黷誓要為自己的權益奮斗到底。
2. 在眾人面前,他黷誓要報仇雪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黷誓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情緒激動地涂抹著染料,同時發誓要采取行動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黷誓相關的成語,如“黷武”、“誓師”等,以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比賽前,他黷誓要全力以赴,爭取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面對困難,他黷誓要堅持不放棄,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
3. 高中生:他黷誓要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努力成為一名有用的人。
4. 大學生:在實習期間,他黷誓要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5. 成年人:面對不公平待遇,他黷誓要維護自己的權益,不被欺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