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絶
成語(Idiom):隔絶(gé zhuó)
發音(Pronunciation):gé zh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隔絕、分離、斷絕聯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隔絕指兩個或多個事物之間的聯系被切斷,無法相互接觸或溝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被切斷或斷絕,也可以用來形容物質之間的隔離或分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記載了一個故事。齊國有個叫孟嘗君的人,他為了使齊國的君主獲得權力,采取了隔離君主與外界的策略。他在君主的居所周圍建了一道高墻,墻上設有門禁,只有經過他允許的人才能進入。這樣一來,君主與外界的聯系被完全切斷,君主完全聽從孟嘗君的安排,齊國的政權也就完全掌握在孟嘗君手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隔絕是一個動詞短語,由“隔”和“絕”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的聯系已經完全隔絕了。
2. 這個小島與外界隔絕,只有少數人能夠到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隔絕”的發音“gé zhuó”與“割肉”的發音“gē ròu”相似,可以通過聯想“隔絕”就像是將兩塊肉割開一樣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與“隔絕”相關的成語,如“隔靴搔癢”、“隔岸觀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我的朋友因為吵架,現在彼此之間隔絕了。
2. 初中生:他因為犯了錯誤,被學校隔絕了一段時間。
3. 高中生:由于疫情的原因,我們學校和外界隔絕了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