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鑪
成語(Idiom):燒鑪(shāo luó)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āo l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勤勞工作,不辭辛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燒鑪是指在爐灶上燒火,比喻勤勉努力工作,不辭辛勞。它強調(diào)了人們在工作中堅持不懈,毫不懈怠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勤勞努力,不怕辛苦,不辭勞苦地工作。可以用來夸獎、鼓勵或描述一個人的工作態(tài)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燒鑪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晉書·王敦傳》中的故事。王敦是晉朝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政治上非常努力,勤勉工作。有一次,王敦的兒子問他為什么每天早上都要去爐灶上燒火,王敦回答說:“燒鑪是為了煉劍,煉劍是為了保護國家。”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形容勤勉工作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燒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燒鑪的人,每天早上都起得很早,工作非常努力。
2. 她是個燒鑪的學生,每天都堅持自習到很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爐灶上燒火,努力工作的樣子。將這個形象與成語的發(fā)音和含義聯(lián)系起來,可以更容易記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勤勞工作相關(guān)的成語,如“勤勞致富”、“勞動光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成為一個燒鑪的小學生。
初中生:他是一個燒鑪的籃球運動員,每天都堅持訓練。
高中生:她是個燒鑪的志愿者,每個周末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