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信
基本解釋
(1).符節。節為信物,故稱。《漢書·高后紀》:“﹝ 朱虛侯 章 ﹞欲奪節,謁者不肯, 章 乃從與載,因節信馳斬 長樂 衛尉 呂更始 。” 顏師古 注:“因謁者所持之節,用為信也。 章 與謁者同車,故為門者所信,得入 長樂宮 。”
(2).節操信義。 晉 干寶 《晉紀總論》:“行身者,以放濁為通而狹節信;進仕者,以茍得為貴而鄙居正。” 明 吳寬 《鶴臞解》:“當 紹 ( 嵇紹 )時賤名檢而狹節信,君子小人無以別白於世。”
成語(Idiom):節信(jié xìn)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x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節約誠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節約是指節儉、節省的意思,誠信是指誠實守信。節信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既要節約,又要誠實守信。這個成語強調了人們應該在物質生活和道德行為上都要有節制,既要節約資源,又要保持誠實守信的品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既節儉又誠實守信的品質,也可以用來勸誡他人要節約資源、誠實守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節信的故事并沒有特定的來源,但這個成語在中國文化中一直被人們所崇尚和推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節信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生活節約,工作誠實守信,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
2. 老師告訴學生們要節約用紙,同時也要誠實守信,不抄襲作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手里拿著一把剪刀(節),另一只手拿著一個信封(信),他同時在剪刀上和信封上都做出了節約和誠實守信的動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有關節約和誠實守信的道德故事和成語,加深對這些價值觀的理解和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節約用水,同時也要誠實守信,不抄襲同學的作業。
2. 初中生:我們應該節約能源,同時也要誠實守信,不說謊話。
3. 高中生:我會節約時間,同時也要誠實守信,不作弊考試。
4. 大學生:我們要節約資源,同時也要誠實守信,不參與違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