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搔
成語(Idiom):抑搔(yì sāo)
發音(Pronunciation):yì s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抑制自己的癢癢感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抑搔原指抑制自己的癢癢感覺,后泛指克制自己的欲望、情感或沖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能夠自制,克服自己的欲望或沖動,保持冷靜和理智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記載了一個故事。王莽是西漢末年的權臣,他的兒子王嘉年少時非常淘氣,總是喜歡抓癢癢,父親王莽就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抑搔公子”。后來,這個外號成了抑制欲望、克制沖動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動詞“抑”和動詞“搔”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困境中能夠抑搔自己的欲望,保持冷靜。
2. 面對誘惑,他能夠抑搔住自己的沖動,不輕易做出決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抑搔”與抓癢癢的動作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正在抓癢癢的時候,突然停下來,抑制住自己的欲望,保持冷靜和理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克制欲望、沖動有關的成語,如“克己奉公”、“克己復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的時候,要抑搔住自己的手,不去偷看別人的答案。
2. 初中生:當我看到那個限量版的球鞋時,我能夠抑搔住自己的購買沖動,不亂花錢。
3. 高中生:面對同學們的嘲笑和挑釁,我能夠抑搔住自己的怒火,保持冷靜和理智。
4. 大學生:在面試時,我能夠抑搔住緊張的情緒,展現出自信和從容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