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功
成語(Idiom):恃功(shì gōng)
發音(Pronunciation):shì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依仗過去的成就或功績自負,不顧實際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恃功指的是依仗過去的成就或功績自負,不顧實際情況。這種態度通常是自負和盲目自信的表現,忽視了當前的困難和挑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談論個人或團體過于自負、不顧現實情況的時候,可以使用恃功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恃功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文公十二年》。故事中,魯國國君文公曾經打敗了強敵齊國,因此變得非常自負和自信。然而,當他面對其他國家的威脅時,他卻忽視了實際情況,最終導致了魯國的失敗和文公的被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恃功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恃”是動詞,意為依仗、依靠;“功”是名詞,意為成就、功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恃功過高,不愿意接受別人的建議。
2. 這個團隊恃功自大,不愿意學習和改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恃功的發音“shì gōng”與“是功”進行聯想,表示依仗過去的功績。此外,可以將恃功的意思與一個自負的人的形象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恃功相關的成語,例如“恃才傲物”、“恃才傲世”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恃功過高,不愿意聽老師的指導。
2. 初中生:他恃功自大,不顧班級其他同學的感受。
3. 高中生:他恃功驕傲,不愿意接受別人的意見。
4. 大學生:他恃功盲目自信,不愿意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