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脬
成語(Idiom):卵脬(luǎn páo)
發音(Pronunciation):luǎn p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非常笨拙、愚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卵脬是由“卵”和“脬”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卵”指的是鳥類的卵或者蛋,而“脬”則是指小麥的須子。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人或事物愚笨、不聰明,就像小鳥的卵和小麥的須子一樣,毫無用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卵脬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不靈活、笨拙,或者形容一件事情很愚蠢、無意義。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寫作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卵脬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一文中。文章中描述了一個人將冬天的水培在秋天,結果水凍成了冰,這個人卻說是因為水太涼,所以才凍成冰。莊子用這個故事來形容這個人的愚蠢和無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卵脬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固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想法真是卵脬,根本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2. 這個項目的設計太卵脬了,根本無法實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卵”和“脬”兩個字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下,一顆鳥蛋和小麥的須子一起,形成了一個愚蠢、無用的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愚蠢、無知有關的成語,如“愚不可及”、“蠢如麻”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回答真是卵脬,完全沒有理解問題的意思。
2. 初中生:這個游戲的規則太卵脬了,無法讓人理解和參與。
3. 高中生:他的論點完全是卵脬的,沒有任何邏輯支撐。
4. 大學生:這篇論文的結論簡直是卵脬,根本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