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直
基本解釋
公正耿直。《呂氏春秋·高義》:“ 荊昭王 之時,有士焉曰 石渚 ,其為人也,公直無私。” 唐 劉得仁 《哭翰林丁侍郎》詩:“應是隨先帝,依前作近臣。平生任公直,愛弟尚風塵。” 元 關漢卿 《四春園》第二折:“我平生心量最公直,堪與國家作柱石。”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人之一心,慈祥者為陽,慘毒者為陰;坦白者為陽,深險者為陰;公直者為陽,私曲者為陰。”
成語(Idiom):公正(gōng zhí)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z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正、正直、不偏不倚的品質或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正是指在處理事情時不偏袒任何一方,不受私人感情、利益的影響,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公正是一種高尚的品質,體現了對真理和正義的尊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正這個詞語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或態度,也可以用于描述一種公正的判斷、決策或行為。在法律、政治、教育等領域中,公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價值觀和準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正這個詞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中國古代的政治和社會制度中,公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品質。古代的官員必須以公正的態度來處理政務,以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公平。因此,公正成為了一種受人尊敬和推崇的品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正是一個形容詞,通常用作定語或謂語。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各種表達方式,如公正的判斷、公正的行為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公正的法官,從不受賄也不偏袒任何一方。
2. 公正的裁判是維護比賽公平的重要保障。
3. 她的公正和正直讓人敬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公平”、“正直”等詞語進行聯想來記憶公正這個詞語。同時,可以嘗試用公正這個詞語造幾個簡單的句子,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公正相關的成語,如“公平無私”、“公而忘私”等。同時,可以閱讀相關的文章、故事,深入理解公正的重要性和應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年齡:10歲):老師是一個公正的人,他總是公平地對待每個學生。
2. 初中生(年齡:14歲):在班級競選中,我會以公正的態度來評選最佳班干部。
3. 高中生(年齡:17歲):在考試中,老師應該對每個學生公正地評分,不偏袒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