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送暖偷寒(sòng nuǎn tōu hán)
發音(Pronunciation):sòng nuǎn tōu h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寒冷的冬天給別人送去溫暖,卻自己沒有得到溫暖的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送暖偷寒”源自于《史記·劉敬傳》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劉敬是一個很有德行的人,他在冬天時沒有被人家送來暖和的衣物,卻總是把自己的衣服送給別人。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情深厚、樂于助人,卻被人忽略或不被關心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幫助他人的同時,自己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或關心的情況。可以用于諷刺或批評那些付出了很多卻沒有得到相應回報的人,也可以用于表達自己在付出之后沒有得到應有回報的心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故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史記·劉敬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送暖偷寒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兩個動詞和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把自己的錢都給別人花,真是個送暖偷寒的人。
2. 她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總是義不容辭,但自己卻沒有得到任何關心,真是太送暖偷寒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送暖偷寒”與劉敬的故事聯系起來記憶。劉敬在冬天時沒有被人家送來暖和的衣物,卻總是把自己的衣服送給別人,這種情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劉敬的故事,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以德報怨”、“以直報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把自己的零食都給了同學,但他卻沒有還給我,真是送暖偷寒。
2. 初中生:他總是幫助別人完成作業,但自己的問題卻沒有得到解決,真是送暖偷寒。
3. 高中生:他為了幫助同學解決問題,放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最后卻沒有得到任何回報,真是太送暖偷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