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土
基本解釋
(1).分封土地。《書·武成》:“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史記·秦本紀》:“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羣臣有能出奇計彊 秦 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后漢書·竇融傳》:“王者有分土,無分民,自適己事而已。”
(2).劃分的疆土。《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各守分土,無相侵犯。傳之后葉,克終若始。”
(3).猶分野。《后漢書·陳蕃傳》:“夫諸侯上象四七,垂燿在天,下應分土,藩屏上國。” 李賢 注:“上象四七,謂二十八宿各主諸侯之分野,故曰下應分土,言皆以輔王室也。”
成語(Idiom):分土(fēn tǔ)
發音(Pronunciation):fēn t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分割土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分土是指將土地分割或分配給不同的人。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爭斗、爭奪或分贓不均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分土常用于描述權力爭奪、資源分配不公等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政治斗爭、團隊內部的權力爭奪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有一位國王去世后,他的兩個兒子為爭奪王位,分割了國土。然而,分割土地的過程中,兩個兒子爭斗不休,最終導致國家陷入混亂和分裂。這個故事成為了“分土”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資源分配不公,導致了團隊內部的分土。
2. 政治斗爭中,各派別爭奪權力,導致國家分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分土”與“分割土地”聯系起來,通過想象兩個人在爭奪土地的情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以及土地分配和資源爭奪在歷史上的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里兩個同學為了爭奪玩具,開始分土。
2. 初中生:這個城市的土地分配不公,導致了社會的不穩定。
3. 高中生:政治斗爭中,各派別分土,爭奪權力。
4. 大學生:團隊內部的權力爭奪,導致了分土和分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