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督
成語(Idiom):課督
發音(Pronunciation):kè d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課督是一個由動詞和名詞組成的成語,表示對學生嚴格要求,督促學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課督源于漢代,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它由“課”和“督”兩個字組成,其中,“課”是指教育中的學科課程,“督”表示監督、督促。合在一起,課督表示教師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和指導,督促學生努力學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課督通常用于描述教師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和督促學習的場景。比如,當學生在學習中懈怠時,教師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提醒學生要努力學習,不能松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課督的具體故事起源尚不明確,但它反映了中國古代教育中對學生嚴格要求的傳統觀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師經常課督我們,要求我們每天都要完成作業。
2. 父親對兒子的學習要求很嚴格,經常對他進行課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老師站在講臺上,嚴肅地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并督促他們認真學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教育、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用心良苦”、“刻苦學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每天都課督我們,要求我們做好每一項作業。
2. 初中生:老師經常課督我們,希望我們能夠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老師對我們的學習要求很高,課督是為了促使我們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4. 大學生:大學老師對我們的學習要求也很嚴格,課督是為了培養我們的自律能力和學術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