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有文無行
發音(Pronunciation):yǒu wén wú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只有口頭上的才能或知識,而缺乏實際行動或能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由“有文”和“無行”兩個詞組成。其中,“有文”指的是有口才、有知識、有文化;“無行”指的是沒有行動力、沒有實際能力。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只有口頭上的才能或知識,而缺乏實際行動或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那些只會說大話,卻不愿意付諸實際行動的人。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重視書本知識,而忽視實際經驗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孟子·公孫丑下》:“公孫丑曰:‘有文無行,是虛語也。’”這句話是孟子對公孫丑的評價,意思是公孫丑只會說大話,卻不會付諸實際行動。后來,這句話逐漸演變成了成語“有文無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作為成語使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有很多書本知識,但是卻沒有實際能力,真是個典型的有文無行之人。
2. 這個項目經理只會說大話,卻沒有實際行動能力,完全是個有文無行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有文無行”這個成語分成兩部分記憶。首先,記住“有文”表示口頭上的才能或知識,再記住“無行”表示沒有實際行動或能力。通過將兩個部分聯想起來,就能夠記住整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有言在先”、“言而無信”等,來擴展對口頭才能和實際行動的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雖然成績很好,但是在班級活動中總是只說不做,真是個有文無行的同學。
2. 初中生:老師說他是班級的文藝骨干,但他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文藝活動,我覺得他有文無行。
3. 高中生:雖然他考上了大學,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總是出現各種問題,真是個有文無行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