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賣
基本解釋
(1).舊時以官設部門售賣某種物品。如煙酒公賣、食鹽公賣等。《新華日報》1940.9.13:“在 重慶 就有若干公賣處,每日約供給了全市半數的食米。”
(2).舊時依據法律規(guī)定,以投標、拍賣等方法進行的強制售賣。其公賣物謂之公賣品。
英文翻譯
1.public sale
成語(Idiom):公賣(gōng mài)
發(fā)音(Pronunciation):gōng m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開拍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賣是一個動詞短語,意為公開拍賣。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公賣是一種常見的交易方式,通過競價的方式將物品出售給出價最高的買家。公賣通常由拍賣師主持,參與者可以通過競價來爭奪物品的所有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賣一般用于形容物品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進行交易。也可以用于比喻某種行為或事件的公開、透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賣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拍賣制度。在古代,公賣是一種常見的交易方式,被廣泛運用于土地、房產、藝術品等貴重物品的交易。公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的拍賣師通常會舉起一個木槌,以示競價開始或結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賣是由“公”和“賣”兩個字組成的動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幅名畫將在明天的公賣會上拍賣。
2. 他們決定將這塊土地通過公賣的方式出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公賣”與公開拍賣的場景聯(lián)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參與了一個公開拍賣,努力競價以獲得心儀的物品,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拍賣的知識,包括不同類型的拍賣、拍賣的歷史背景以及拍賣市場的發(fā)展等。此外,還可以學習其他與交易和商業(yè)相關的成語,進一步拓寬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舊玩具將在明天的公賣會上拍賣。
2. 初中生:我們班上的義賣活動將以公賣的方式進行。
3. 高中生:我們學校的校園拍賣會吸引了很多人參加公賣。
4. 大學生:他們決定通過公賣的方式將這個項目進行交易。
5. 成年人:這幅名畫將在明天的公賣會上進行競價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