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始
基本解釋
(1).古代樂論,以十二律中的黃鐘、林鐘、太簇為天地人之始;姑洗、蕤賓、南呂、應鐘為春夏秋冬之始,合稱“七始”。見 宋 王應麟 《小學紺珠·律歷·七始》。《尚書大傳》卷一下:“故圣王巡十有二州,觀其風俗,習其性情,因論十有二俗,定以六律、五聲、八音、七始。” 鄭玄 注:“七始,黃鐘,林鐘、大蔟、南呂、姑洗、應鐘、蕤賓也。”《隋書·音樂志上》:“ 漢 雅樂郎 杜夔 ,能曉樂事,八音七始,靡不兼該。”
(2).作為樂曲名。《漢書·禮樂志》引《安世房中歌》之二:“《七始》《華始》,肅倡和聲。”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七始,天、地、四時、人之始。華始,萬物英華之始也。以為樂名,如《六英》也。”
成語(Idiom):七始
發(fā)音(Pronunciation):qī s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開始的時候,起初的階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七始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七始的字面意思是“開始的時候”。它表示某個事物或某個過程的起始階段,強調了開始的重要性和關鍵性。七始強調了一個事物的起點,也暗示了后續(xù)發(fā)展的趨勢和方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七始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各種事物的起始階段,比如學習、工作、創(chuàng)業(yè)等等。在教育領域,可以用來描述學生開始學習新知識的階段;在工作中,可以用來描述一個項目或計劃的起始階段;在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可以用來描述創(chuàng)業(yè)者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七始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典故。相傳,古代有一位叫做七始的智者,他擅長預測事物的起始和發(fā)展趨勢。七始在預測事物的起始時,總是能夠準確地抓住關鍵的時機和要點。因此,人們將他的名字作為成語,用來形容開始階段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七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學習新知識的七始階段,我們要打好基礎,掌握好基本概念。
2. 創(chuàng)業(yè)的七始非常重要,我們要做好市場調研,找準商機。
3. 這個項目的七始是我們的產(chǎn)品設計,我們要確保產(chǎn)品的質量和競爭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七始與開始的意思聯(lián)系起來記憶。七始的發(fā)音與"起始"相近,可以通過這種音近聯(lián)想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開始相關的成語,比如“一切從頭再來”、“起承轉合”等等,以豐富對開始和發(fā)展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七始學習英語的時候,要先學好字母和基本單詞。
2. 初中生:七始高中的時候,我們要好好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計劃。
3. 高中生:大學的七始是我們選擇專業(yè)的時候,要考慮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發(fā)展方向。
4. 大學生:工作的七始是我們找到理想的職位和公司的時候,要努力做好準備。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七始”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