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寫
基本解釋
口頭描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寄生》:“﹝媼﹞遂以 五可 之容顏髮膚,神情態度,口寫而手狀之。”
成語(Idiom):口寫
發音(Pronunciation):kǒu xiě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直率,直接表達內心所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口寫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口指的是嘴巴,寫指的是書寫。口寫的意思是直接把內心所想表達出來,不加掩飾,不繞彎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口寫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們直率、坦誠的言辭。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遇到需要表達真實想法的場合,可以使用口寫來表示自己直接、坦誠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淮陰侯劉邦在與項羽爭奪天下的戰爭中,曾遭遇失敗,被敵人圍困。當時,劉邦的心情非常沮喪,但他并沒有放棄,而是坦率地向自己的部下表達了自己的內心想法,表示自己愿意繼續戰斗。最終,他戰勝了困境,取得了勝利。這個故事成為了口寫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口為主語,寫為謂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向口寫,從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
2. 這個領導非常口寫,總是直言不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口寫這個成語與直接書寫的動作聯系起來,想象自己直接將內心的想法寫在紙上,以此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直率、坦誠相關的成語,如直言不諱、坦誠相待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口寫,不喜歡說謊。
2. 初中生:老師問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毫不猶豫地口寫了出來。
3. 高中生:在面試時,我選擇了口寫的方式來回答問題,以展示自己的真實想法。
4. 大學生:在團隊討論中,我會選擇口寫,因為我認為直率的交流能夠促進問題的解決。
5. 成年人:我和朋友之間一直保持著口寫的交流方式,這樣我們能夠更加真實地了解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