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摹
基本解釋
大法。《文選·張衡<東京賦>》:“眇天末以遠期,規萬世而大摹。” 薛綜 注:“摹,法也。言帝之巡狩,眇然以天末為遠期,規欲以為萬代之大法也。” 三國 魏 邯鄲淳 《魏受命述》:“斯固我皇之大摹,思心之所存也。”
成語(Idiom):大摹
發音(Pronunciation):dà m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模仿得非常逼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摹意為模仿得非常逼真,形容模仿的技藝高超,仿佛原物。摹,指畫畫時的模仿,大摹則表示模仿得更加逼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藝術表演或技能的高超程度,也可用于形容某人在某方面的模仿非常逼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摹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用來形容古代畫家張僧繇的技藝。張僧繇是東晉時期的一位著名畫家,他的畫技非常高超,能夠以畫模仿真物,被譽為"大摹"。后來,這個詞語被引申為模仿得非常逼真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技簡直大摹原物,讓人難以分辨真假。
2. 這位畫家的作品大摹了自然景色,栩栩如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大模",模仿得非常逼真,模仿得大得驚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藝術和模仿相關的成語,如"畫蛇添足"、"神似"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畫畫技術太厲害了,畫得跟真的一樣,簡直大摹!
2. 初中生:這個舞蹈演員的動作非常流暢,大摹原物,讓人看得目瞪口呆。
3. 高中生:這位歌手的翻唱真的太厲害了,聲音和原唱一模一樣,簡直大摹!
4. 大學生:這個演員的表演真的太逼真了,完全進入了角色,大摹原物,讓人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