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祖
基本解釋
明 清 時士紳對府以上官員的尊稱。 王闿運 《上巡撫惲侍郎書》:“治下士 闓運 ,謹奉記 次山 大公祖節下。”參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七·曾祖父母》。
成語(Idiom):大公祖
發音(Pronunciation):dà gōng z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公正無私、廉潔正直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公祖是由“大”、“公”和“祖”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大”表示寬廣、偉大,“公”表示公正、公平,“祖”表示祖輩、前輩。大公祖的基本含義是指具有公正無私、廉潔正直品質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公祖一詞常用于贊美和稱頌那些在公共事務中表現出公正、廉潔、正直的人。可以用來形容政府官員、法官、老師等在職業上表現出高尚品質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公祖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篇中,其中講述了一個關于公正與正直的故事。故事中,一位叫大公的人因其公正無私的品質而被尊稱為大公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公祖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三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大公祖,從不接受任何賄賂。
2. 這位法官以大公祖的形象受到了廣泛的贊譽。
3. 她一直以大公祖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大公祖這個成語。可以將“大”與“公”聯想為一個高大、正直的人,將“祖”聯想為前輩、長輩,從而形成一個具有公正無私、廉潔正直品質的人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來進一步擴展對大公祖這個概念的理解,如“公正廉潔”、“正直無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學校的大公祖,他總是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
2. 初中生:我們班的班長是個大公祖,他總是為全班同學著想。
3. 高中生:政府官員應該成為社會的大公祖,為人民利益著想。
4. 大學生:法官應該以大公祖的形象出現在法庭上,維護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