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bái shǒu tóng guī ㄅㄞˊ ㄕㄡˇ ㄊㄨㄙˊ ㄍㄨㄟ白首同歸(白首同歸)
晉 潘岳 《金谷集作詩》:“春榮誰不慕,歲寒良獨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原謂友誼堅貞,至老不變。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仇隙》:“ 孫秀 既恨 石崇 不與 緑珠 ,又憾 潘岳 昔遇之不以禮……收 石崇 、 歐陽堅石 ( 歐陽建 ),同日收 岳 。 石 先送市,亦不相知。 潘 后至, 石 謂 潘 曰:‘ 安仁 ,卿亦復爾邪?’ 潘 曰:‘可謂白首同所歸。’”當時以為 潘 詩適成其讖。后轉指年齡皆老而同時死亡。 唐 白居易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詩:“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白首同歸
成語(Idiom):白首同歸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shǒu tóng g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夫妻白頭到老,共同度過一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首同歸是指夫妻二人共同度過一生,直到白發蒼蒼,一同走到終點。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了夫妻之間的深厚感情和終身相伴的美好愿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首同歸通常用來形容夫妻之間的深情厚意,可以用于表達夫妻之間的相愛和相守,以及對婚姻的美好祝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首同歸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相傳,扁鵲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他曾經治好了趙國的國君。國君非常感激扁鵲,于是提出要給他重重的賞賜。扁鵲卻謙虛地回答說:“只要能讓我和我的妻子白首同歸,我就滿足了。”這個故事傳說后來成為了白首同歸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首同歸是一個四個漢字的成語,每個字的意思是:白(白發蒼蒼)、首(頭)、同(一起)、歸(回家)。這四個字組成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寓意深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夫妻倆一直相濡以沫,白首同歸。
2. 我們希望每對新人都能夠白首同歸,共度一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白首同歸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對夫妻白發蒼蒼地走在一起,手牽手,共同度過一生的場景。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婚姻、愛情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對白首同歸的理解,例如“百年好合”、“一心一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將來能夠和我的伙伴們一起白首同歸,一起成長。
2. 初中生:我爺爺奶奶已經白首同歸了,他們是我最敬愛的長輩。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能夠找到一個能夠白首同歸的伴侶,一起創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