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況
基本解釋
猶言生涯。 元 武漢臣 《生金閣》第二折:“則他這兔走烏飛,寒來暑往,春日花開,可又早秋天月朗,斷送了光陰,消磨了世況。”
成語(Idiom):世況(shì kuà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ì ku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當前的社會狀況或時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世況是由“世”和“況”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世”表示人世間的世界,“況”表示狀況或情況。世況一詞用來描述當前社會的狀態(tài)、局勢或環(huán)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世況常用于描述社會、國家或某一特定領(lǐng)域的現(xiàn)狀。可以用來談論社會經(jīng)濟狀況、政治形勢、文化風氣等方面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zhèn)鳌分杏幸欢斡涊d,董仲舒曾對漢武帝說:“知天地之化育,謂世情之至理。”這句話意思是說了解天地的變化和培育,就能理解世情的至理。后來,“世情”逐漸演變?yōu)椤笆罌r”。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為“世況”,沒有固定的修飾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前的世況讓人感到擔憂。
2. 我們需要關(guān)注社會的世況,以便做出正確的判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世況”拆分為“世”和“況”兩個部分進行記憶。同時,可以通過與其他含有“世”或“況”的成語進行類比,如“世道人心”、“狀況百出”等,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世況”相關(guān)的成語,如“世風日下”、“世態(tài)炎涼”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很關(guān)心世況,希望能夠改變一些不公平的事情。
2. 初中生(13-15歲):了解社會的世況,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規(guī)劃未來。
3. 高中生(16-18歲):政治經(jīng)濟的世況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要影響,我們應該關(guān)注并參與其中。
4. 大學生(19-22歲):學習歷史和了解世況可以拓寬我們的視野,培養(yǎng)全球化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