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道
基本解釋
洞徹真理;明白道理。《漢書·翼奉傳》:“圣人見道,然后知王治之象,故畫州土,建君臣,立律歷,陳成敗,以視賢者,名之曰經。”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十:“詩有見道之言,如 梁元帝 之‘不疑行舫往,惟看遠樹來’; 庾肩吾 之‘只認己身往,翻疑彼岸移’;兩意相同,俱是悟境。”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皮日休》:“是 日休 嘗受 巢 偽官,何其失節若此!豈文人之心,能見道而不能守,固如是耶?”《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 玉格 這話,卻是他讀書見道的地方。”
成語(Idiom):見道
發音(Pronunciation):jiàn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認識到正確的道路或方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見道是由“見”和“道”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見”意味著看到、認識到,而“道”則表示道路、方法。見道的基本含義是指認識到正確的道路或方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見道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經歷一些困難或迷茫后,最終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或方法。它可以用來表達一個人經歷了磨難,通過認識到正確的道路或方法而獲得成功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見道的故事起源于《莊子·秋水》一篇。有一位名叫莊周的哲學家,他曾經對一個正在捕魚的人說:“你為什么不放下你的竿釣,隨著水流而去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需要放下一些固定的思維模式,去尋找更好的方法和道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見道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見”和名詞“道”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終于見道了,找到了成功的方法。
2. 在經歷了失敗后,他重新找到了方向,見道了正確的道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見道”這個成語與“認識到正確的道路或方法”這個含義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然后突然看到了一束明亮的光芒,這時他就見道了正確的道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見道相關的成語,如“見微知著”、“見義勇為”等,來豐富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經過多次嘗試,終于見道了如何畫一幅漂亮的畫。
2. 初中生:在參加數學競賽中,我通過不斷學習和思考,見道了解題的方法。
3. 高中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反思和成長,我見道了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4. 大學生:在大學的學習和實踐中,我逐漸見道了如何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解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