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義
基本解釋
猶公義?!?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杜鄴傳》:“及 陽信侯 業 ,皆緣私君國,非功義所止?!?王先謙 補注引 王念孫 曰:“功與‘公’同。公私對文。言 業 緣私恩得封,非公義所在也?!?/p>
成語(Idiom):功義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了正義而付出努力和犧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功義是由“功”和“義”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功”表示功勞、功績,“義”表示正義、道義。功義指為了正義的事業而付出努力和犧牲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功義一詞常用于描述為了公共利益、正義事業或道義原則而付出努力和犧牲的行為。在社會、學校、家庭等各個場景中都可以使用功義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功義的故事較多,其中最有名的故事是《三國演義》中的“義釋曹操”。故事中,劉備為了正義之事,不顧個人利益,最終放過了曹操。這個故事成為了功義的代表故事,表達了為了正義事業而付出努力和犧牲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功義的結構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保護環境,日夜奮斗,真是個有功義心的人。
2. 在這次自然災害中,許多人為了救援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功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功義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正義的一方,為了正義事業而付出努力和犧牲,這樣就能夠記住功義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故事來進一步了解功義的含義和應用。例如,可以學習與正義、奉獻等相關的成語,如“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為了幫助同學解決問題,小明放棄了自己的游戲時間,展現了功義精神。
2. 初中生:在學校里,老師教育我們要有功義心,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為社會做貢獻。
3. 高中生:在社會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應該樹立功義觀念,不僅追求個人利益,也要關心社會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