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筌
成語(Idiom):寄筌(jì quán)
發音(Pronunciation):jì q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將希望、寄托寄托于某人或某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寄筌是一個古代的成語,由“寄”和“筌”兩個字組成。寄指寄托、寄予,筌是一種捕魚工具。寄筌的含義是將自己的希望、寄托寄托于某人或某物,相當于將自己的期望寄托于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寄筌常用于形容將希望、寄托寄托于他人或某種事物的情況。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或某事的期望和依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寄筌的故事源于《莊子·齊物論》。故事中,莊子用寄筌的方式來形容他對于捕魚的態度。他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的生命有限,但知識無限。如果將有限的生命與無限的知識相結合,就能保護自己、延長生命、養育親人、度過一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寄筌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寄”作為動詞,表示寄托、寄予的意思;“筌”作為賓語,表示希望、寄托的對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寄筌于這次考試的好成績上。
2. 她寄筌于兒子的前途。
3. 我們應該寄筌于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依賴他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寄托的意思與筌的形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自己將希望寄托在一只筌上,期待它能捕獲到自己的愿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寄托、寄予相關的成語,如寄人籬下、寄人匿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寄筌于明天能放假。
2. 初中生:他寄筌于自己能考上理想的高中。
3. 高中生:她寄筌于自己能被理想的大學錄取。
4. 大學生:我寄筌于找到一份好工作。
5. 成年人:他寄筌于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功。
6. 老年人:我寄筌于能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