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穢
成語(Idiom):汙穢(wū huì)
發音(Pronunciation):wū h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潔凈、骯臟、玷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汙穢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物體或環境不干凈、有污垢或有玷污的狀態。它可以用來形容物體的表面或內部,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品德或思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汙穢一詞常用于描述骯臟的環境、臟亂的事物或人的道德敗壞。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汙穢來形容臟污的街道、污染的河流、臟亂的房間等。在道德層面上,可以用汙穢來形容品德卑劣、思想墮落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鄭孺子傳》記載了一個關于汙穢的故事。故事中,鄭孺子是唐朝時期的一位有德行的官員,他在任職期間非常清廉正直,一直以來都被人們所敬仰。有一天,他在路上看到一塊污穢的布,便立即下馬將其撿起,然后放到自己的帽子里。這個故事傳揚開來,人們用“汙穢”來形容這種具有高尚道德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房間太汙穢了,我們需要好好清潔一下。
2. 他的行為如此汙穢,讓人無法接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注意物體或環境的臟亂程度,以及與汙穢相關的負面情緒來幫助記憶。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個污穢的環境中感到不舒服,或者想象一個道德敗壞的人的行為給自己帶來的厭惡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汙穢相關的成語,如“污泥濁水”、“污言穢語”等。也可以學習如何保持環境的清潔,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垃圾桶里的東西太汙穢了,我們應該扔到垃圾桶里。
2. 初中生:他的行為如此汙穢,我們不能和他為伍。
3. 高中生:社會上存在著各種汙穢的現象,我們應該努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