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過河拆橋
發音(Pronunciation):guò hé chāi qi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在達到目的后,不顧他人的利益,斷絕與他人的關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過河拆橋”源自于中國古代的故事。故事中,一位智者幫助了一位需要過河的人。當這個人過河后,他卻拆掉了用來過河的橋,使得其他人無法過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在得到幫助后,會忘恩負義,不再關心他人的困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過河拆橋”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達到自己的目的后,不再考慮他人的利益,甚至對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恩將仇報。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各種情況,比如工作、人際關系、友情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過河拆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故事中的智者代表著善良和仁愛,而過河后拆橋的人則代表著自私和忘恩負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過河拆橋”的結構是“過河”和“拆橋”兩個詞語的組合。其中,“過河”表示過河的動作,“拆橋”表示拆掉橋梁的動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過河拆橋的人,得到幫助后立刻忘恩負義。
2. 這個公司的老板總是過河拆橋,不考慮員工的福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自己在過河時,有人幫助修建了一座橋,但當你過河后,你卻拆掉了橋,讓其他人無法過河。這個形象化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過河拆橋”相似的成語,比如“恩將仇報”、“忘恩負義”等。可以通過閱讀相關故事和例句,來加深對這些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幫助小明拿書包過河,但他卻過河后拆橋,不再和我玩了。
2. 初中生(13-15歲):我的同桌考試作弊,我告訴了老師,他過河拆橋,不再和我說話。
3. 高中生(16-18歲):我曾經給他提供了很多求職信息,但他找到工作后就過河拆橋,再也不聯系我了。
希望這個關于“過河拆橋”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